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中国影坛具有特殊地位,是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
少数民族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风俗各异,服饰绚丽,音乐宝藏取之不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山清水秀,森林密布,环境优美,抑或雪山草原,大漠高原,粗犷雄浑……所有这一切,为电影镜头语言提供了广阔的开掘空间。因而,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饱含独特的艺术魅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成果颇丰。仅1949年至1965年就拍摄了约45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其迅猛发展势头,无疑为新中国电影吹来一阵清风。这些影片中不乏经典之作,如《草原上的人们》(蒙古族)、《南岛风云》(京族)、《五朵金花》(白族)、《刘三姐》(壮族)、《冰山上的来客》(塔吉克族、维吾尔族)、《阿诗玛》(彝族)、《天山的红花》(哈萨克族)等。时间并没有湮没这些脍炙人口的影片,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它们仍旧深深地印刻在国人的记忆中,并且在世界上为中国电影赢得广泛赞誉。
然而,“文革”期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跌入低谷,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重新恢复活力。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电影逐渐从体制变革的阵痛中焕发出生机,开始适应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专业化的新形势,不断涌现优秀作品,成为当代中国电影一道亮丽的风景。《盗马贼》、《成吉思汗》、《国际大营救》、《黑骏马》等影片以丰富的民族风情、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多样的电影表现形式,促进了中国电影快速发展。冯小宁、广春兰、塞夫、麦丽丝等一批导演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上卓有建树,在新世纪初期继续推出了《真心》、《嘎达梅林》、《天上草原》等优秀影片。一大批中青年导演也出现井喷现象,如哈斯朝鲁的《珠拉的故事》、《长调》,张建亚的《极地营救》,陆川的《可可西里》,宁浩的数字电影《绿草地》,万玛才旦的《静静的嘛呢石》、《寻找智美更登》,章家瑞的《婼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等。这些影片不仅在国内引起一定反响,也赢得了国外影迷的青睐。
党的十八大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不断涌现,有以在怒江两岸溜索行医28年的全国道德模范邓前堆为原型的影片《索道医生》,有记录一位热爱曲棍球运动的达斡尔族少年坎坷成长历程的《哈布库的羔羊》,有讲述维吾尔族母亲阿尼帕老人历经千辛万苦,用超越血脉、民族的人间真爱抚养6个民族19个孩子感人故事的《真爱》,也有以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形态打造柳州民族风情、屡获海外大奖的《童年的稻田》,亦有展现奇特佤山风光以及佤族风情的《阿佤山》,还有讴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翻身农奴当家做主伟大历程的史诗巨作《西藏的天空》,以及经典故事片《回民支队》50年后的续篇《血战千倾洼》。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丰富和发展创作类型的同时,一向注重现实主义创作,真实记录和反映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现状。
文化战略意义不可低估
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和其他优秀影片一样,抒发着对推翻三座大山的重压获得翻身解放的喜悦。当少数民族同胞看到本民族的生活被真实地呈现在银幕上,本民族的人物被赞美和讴歌,他们会自心底油然而生一种真正翻身解放、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感,自觉自愿地融入祖国大家庭温暖的怀抱。可以说,中国56个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团结发展的格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在这一进程中,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功不可没。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传播媒介,将身处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介绍给全国,推广到世界,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和主题歌经久不衰,让颇具绮丽风情的边疆走进各族观众的心灵世界;《阿诗玛》让石林奇观闻名世界,促其成为旅游胜地;《刘三姐》让世人皆知“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引得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显然,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繁荣方面起到独特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作为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利用多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来为“文化强国”服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
挑战与机遇并存
虽然新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已经拍摄有关电影的为33个民族,还有22个民族没有拍摄过本民族题材电影。这是一个亟待弥补的历史缺憾。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电影商业化、产业化快速发展,国外大片的涌入,国内各个类型片相继崛起,给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口碑不算票房算”的趋势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往往会面对票房成绩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或者根本入不了院线、被拒之门外的困境。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注重表现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但是观众在这些电影中不仅仅是欣赏风光奇俗,还需要看到更多人性的共通性。在人性的深层次挖掘和精神内涵的展现方面,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需要做出进一步的探索,才能迎接时代的挑战。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年产量逐步提高,新生代导演业已崛起,他们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中不断汲取营养,使得少数民族题材的“原生态”电影正在兴起。其中还有更多汉族编剧、导演的功劳,他们热爱少数民族同胞,并且愿意深入少数民族生活,因此创作出来的电影没有矫揉造作之感,以心灵和心灵的沟通,以真诚面对少数民族的淳朴,以良知体味少数民族的内心世界与丰富多彩的感情,推出了《婼玛的十七岁》、《可可西里》、《碧罗雪山》、《图雅的婚事》等一批代表作品。同时,一大批少数民族电影艺术家走出学校,站到舞台的中央,承担起了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的主要责任(甚至出现了像嘉娜·沙哈提这样拍摄主流影片的少数民族导演)。他们善于通过真实而又亲切的视角来找寻属于自己民族的故事与传奇,《静静的嘛呢石》(导演万马才旦,藏族)、《长调》(导演哈斯朝鲁,蒙古族)、《买买提的2008》(导演西尔扎提·牙合甫,维吾尔族)、《永生羊》(导演高峰,回族)等影片就是这些导演献给观众的心血之作。
从题材上看,未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涵盖的范围应进一步拓展。除了关注社会热点外,深入现实生活,深刻反映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变化状况,应当成为各族创作者很好的切入点。这类影片所体现的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和美学价值,更是其他影片所不可比拟的。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必须走向市场,这是生存的选择。当然,仅仅为了迎合市场而丢失电影精神内核毫无意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需要国家推出新的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和地方政府的有力配合,也需要电影人自身的努力。首先要致力于打造精致的电影剧本,还要学会借鉴好莱坞大片和国产大片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形成从生产、宣传、发行到衍生产品一条龙的产业链条,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走入市场。
2024-11-05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