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中国年”暨“典籍里的中希文明”系列对话活动1月8日在世界汉学中心举行。来自希腊爱奥尼亚大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文化遗产教席指导委员会的多名学者在当地逛大集、寻年味,体验“非遗里的中国年”。在亲身感受完非遗大集后,多位中希学者通过深入对话与研讨,深入探讨中希典籍与传统节庆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两大文明的相互交融与现代价值。
分议题一:春节文化的全球传播与文明互鉴
主持人:徐宝锋,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任、汉学与中国学学院院长、一带一路(全球南方)研究院院长。
对谈人:
希方:Andreas Floros,爱奥尼亚大学校长。
中方:王秀花,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主任。
对谈内容概述:
徐宝锋:尊敬的Andreas校长和王秀花主任,感谢二位拨冗出席本次对话会。首先,我想请问Andreas校长,春节文化在全球传播过程中,如何保持其文化内核的完整性,同时适应不同文化的接受习惯?这一过程与古希腊节庆的传播历史是否存在某种深层次的相似性?
Andreas Floros:非常感谢主持人的提问。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象征,其全球传播确实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我认为,要保持春节文化内核的完整性,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并坚守那些构成春节文化本质的元素,如家庭团聚、拜年、红包赠送、舞龙舞狮等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也是春节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基石。
同时,为了适应不同文化的接受习惯,我们需要进行本土化改造和文化融合。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春节文化的本质特征,而是要在保留其核心元素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文化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创新和调整。例如,在东南亚地区,春节已经成为当地华人和非华裔群体共同庆祝的节日,其庆祝方式也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和习俗。
这种本土化改造和文化融合的过程,与古希腊节庆的传播历史存在某种深层次的相似性。古希腊节庆如奥运会、酒神节等,在传播过程中也经历了本土化改造和文化融合。它们不仅保留了自身的核心元素和神话色彩,还吸收了当地文化的特色,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接受。这种相似性表明,不同文明的节庆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都面临着相似的挑战和机遇,需要通过本土化改造和文化融合来适应不同文化的接受习惯。
王秀花:我同意Andreas校长的观点。春节文化在全球传播中,确实需要在保持文化内核完整性的同时,进行本土化改造和文化融合。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春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此外,我认为古典典籍在春节文化的全球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例如,儒家思想中的家庭和谐、社会规范等观念,为春节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支撑。这些典籍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阐释春节文化的独特视角和理论框架。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希两国的文化可以通过各自的节庆传统实现跨文化交流。我们可以通过举办春节庆典、希腊节庆等活动,邀请对方国家的民众参与体验,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文化认同感和亲切感。同时,还可以通过学术交流、文化展览等形式,深入探讨中希节庆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推动两大文明的相互交融与共同发展。
提问与讨论:
主持人:请问Andreas校长,您如何评价节庆文化作为文化外交工具的潜力?在全球化背景下,节庆文化如何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Andreas Floros:我认为节庆文化作为文化外交工具具有巨大的潜力。节庆文化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平台。通过节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我们可以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节庆文化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和平台,让我们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例如,在春节期间,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国际性的庆典活动,邀请不同国家的民众参与体验,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内涵。这种亲身体验和交流有助于打破文化隔阂和误解,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王秀花:我补充一点,除了节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外,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来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科技手段,将中希节庆文化以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式呈现给世界。这不仅可以扩大节庆文化的影响力,还可以让全球民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分议题二:中希典籍的比较研究与现代价值
主持人:徐宝锋,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任、汉学与中国学学院院长、一带一路(全球南方)研究院院长。
对谈人:
希方:Elena Avramidou,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文化遗产教席指导委员会成员、爱奥尼亚大学副教授。
中方:尹玮,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对谈内容概述:
徐宝锋:尊敬的Elena教授和尹玮副教授,感谢二位出席本次对话会。接下来,我想请问Elena教授,您如何看待中希典籍中节庆文化的差异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当前的学术研究是否已充分挖掘这些典籍中的隐含智慧?
Elena Avramidou:非常感谢主持人的提问。中希典籍中的节庆文化确实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中希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也深刻影响了两国的社会结构和发展道路。
中国的节庆文化常与儒家思想紧密相连,强调礼仪、和谐与家庭团聚。儒家思想中的“礼”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和社会准则,更是一种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在节庆活动中,儒家思想通过礼仪、习俗等形式得以传承和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希腊的节庆文化则多与神话、宗教相关,强调对神灵的崇拜与公民自豪感。古希腊的节庆活动往往与神话传说和宗教仪式紧密相连,通过祭祀、庆典等形式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同时,这些节庆活动也是公民展示自豪感和集体认同感的重要平台。
当前的学术研究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挖掘中希典籍中的隐含智慧。例如,我们可以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角度入手,深入探讨中希节庆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揭示其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希典籍研究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尹玮:我支持Elena教授的观点。中希典籍中的节庆文化不仅反映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智慧启迪。
我认为,中希典籍中的节庆文化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例如,儒家思想中的和谐理念可以为我们解决现代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提供有益的借鉴;而古希腊节庆文化中的公民自豪感和集体认同感则可以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提供有益的启示。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中希典籍中的节庆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将中希节庆文化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公众,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度。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希节庆文化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揭示其背后的文化逻辑和社会规律。提问与讨论:
徐宝锋:请问尹玮副教授,面对数字化转型和社会变迁,中西方的学术界如何利用古典典籍的智慧重新定义节庆文化的社会价值?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尹玮:我认为面对数字化转型和社会变迁,中西方的学术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利用古典典籍的智慧重新定义节庆文化的社会价值:
首先,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古典典籍中的节庆文化元素,如礼仪、习俗、传说等,并将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古代节庆场景,让公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或者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将古代节庆元素融入现代生活中,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实现无缝对接。
其次,我们需要借助古典典籍中的智慧理念,如和谐、包容、创新等,指导现代节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例如,我们可以将和谐理念融入现代节庆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过程中,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或者将创新理念融入现代节庆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中,让传统文化以更加新颖、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公众。
在重新定义节庆文化的社会价值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尊重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二是要注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避免将传统文化单一化或同质化;三是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既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色,又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Elena Avramidou:我补充一点,除了上述建议外,我认为在重新定义节庆文化的社会价值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与交流。节庆文化涉及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合作才能深入挖掘其内涵与外延。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节庆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共同推动全球节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分议题三:非遗保护与跨文化合作的新实践
对谈人:
希方:Stavros Katsio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文化遗产教席指导委员会负责人、希腊汉学中心主任。
中方:王永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副教授。
学术对谈内容概述:
徐宝锋:尊敬的Stavros教授和王永豪副教授,感谢二位出席本次对话会。接下来,我想请问Stavros教授,您认为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如数字化)更有效地保护和传播非遗项目,如胶南年画和杨柳青年画?这一过程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Stavros Katsios:我认为利用现代技术(如数字化)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播非遗项目。数字化技术不仅可以为非遗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保存手段,还可以扩大其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以胶南年画和杨柳青年画为例,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对这些非遗项目进行记录、整理、分类和存储。通过高清摄影、三维扫描等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将这些非遗项目的实物形态转化为数字形态,建立数字化档案库和数据库。这些数字档案不仅可以为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力支持,还可以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和素材。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将非遗项目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公众。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非遗项目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让公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或者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生活中,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实现无缝对接。
然而,在利用现代技术保护和传播非遗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保护手段和传播渠道;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如数据安全、版权保护等。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不断完善数字化保护体系,确保非遗项目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王永豪:我支持Stavros教授的观点。利用现代技术保护和传播非遗项目是当前非遗保护领域的重要趋势之一。除了数字化手段外,我们还可以结合其他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支持。
我认为,在利用现代技术保护和传播非遗项目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重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活态传承是指通过传承人的言传身教和实践活动,将非遗项目的技艺和文化内涵传承给下一代。创新发展则是指在保持非遗项目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观念和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造。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与非遗传承人的合作与交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非遗传承人是非遗项目的核心和灵魂,他们的技艺和文化内涵是非遗项目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力度,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激发他们的传承热情和创新活力。
提问与讨论:
徐宝锋:请问王永豪副教授,中希两国在非遗保护和节庆传承上的经验是否有互相借鉴的空间?如何在国际合作中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王永豪:我认为中希两国在非遗保护和节庆传承上的经验确实存在互相借鉴的空间。中希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各自在非遗保护和节庆传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
例如,中国在非遗保护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和政策支持,如建立非遗名录体系、加强传承人培养、推动非遗项目进校园等。这些措施和政策为中国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而希腊则在节庆传承方面有着独特的做法和经验,如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加强社区参与等方式推动节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国际合作中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关键在于加强沟通与协作。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合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加强两国在非遗保护和节庆传承领域的沟通与协作。同时,我们还可以共同开展非遗保护项目和研究工作,推动两国在非遗保护领域的深入合作与发展。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国际组织和平台推动中希两国在非遗保护领域的合作与发展。例如,我们可以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力量共同推动非遗保护项目的实施和推广;或者利用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平台加强两国在非遗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全球非遗保护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Stavros Katsios:除了加强沟通与协作外,我认为在国际合作中还需要注重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非遗保护和节庆传承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需要尊重和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在国际合作中,我们应该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和主权利益,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为全球非遗保护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世界汉学中心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共建,中心依托北京语言大学丰富的汉学研究资源,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建构学术服务和研究平台,凝聚全球汉学家力量,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打造世界汉学家母港与世界汉学“根服务器”。
世界汉学中心精心打造了全球汉学家信息网络系统,联络沟通了100多个国家、近5000名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致力于联络并激活遍布全球的汉学研究与知识资源,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建立世界各国汉学家和汉学机构间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稳定学术交流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世界汉学与中国文学、出版、影视、艺术、文博等相关产业的对接机制。中心将通过数据库建设、学术出版、翻译服务、论坛会议、研习研修、智库咨询等方式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汉学家交流和学术往来互动。
世界汉学中心致力于促进汉学家与汉学研究学者的学术交流,推动汉学学科发展,培养汉学学术新人才,与汉学家共同建构跨越空间的汉学(中国学)学术共同体。世界汉学中心将依托其深厚的汉学学术资源,持续邀请更多海外优秀汉学大家入驻世界汉学中心从事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让世界汉学中心成为世界汉学家的学术研究母港,帮助汉学家深刻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建设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新传播体系。使世界汉学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汉学枢纽,推动汉学(中国学)研究中心回归中国,并阔步走向世界。
2025-01-10
2025-01-09
2025-01-08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