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汉学中心学术成果速递 | 畅销四十年,梧桐汉学学者讲席教授艾恺代表作再版发行

来源:世界汉学中心

作者:

2025-04-17

海内外第一本研究梁漱溟的专著

出版当年荣获

美国历史学会东亚史研究最佳著作奖

畅销四十年不衰

  近日,世界著名汉学家、北京语言大学梧桐汉学学者讲席教授艾恺(Guy S. Alitto)代表著作《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再版发行。2024年10月,艾恺(Guy Salvatore Alitto)教授第二次入驻世界汉学中心期间完成了本书的部分审订修改工作。

1.jpg

艾恺教授在世界汉学中心专家办公室

2.jpg

[美]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

[美]艾恺审订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是海内外第一部研究梁漱溟的专著,作者深入考察了梁漱溟的成长背景、思想发展轨迹、重要社会活动,并将之置于世界性反现代化思潮的大背景下予以解读。作者提出,在20世纪的风浪中,梁漱溟保持了儒者的传统和骨气;他一生的为人处世,大有孔孟之风;他四处寻求理解和支持,以实现他心目中的为人之道和改进社会之道,可称“最后的儒家”。本书1979年获美国历史学会东亚史研究最佳著作奖。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导论

  对梁漱溟性格和经历的几点评价/梁漱溟和中国的文化守成主义者/世界性的保守主义反应/农本主义和乡村建设/梁漱溟和他父亲的关系

  第一章父与子

  桂林梁氏/文化上反传统观念的梁济/作为道德贵族的梁济/梁漱溟的早年

  第二章精神异常、自杀、成圣

  梁济的民族自救计划/共和革命/梁济的誓愿/梁漱溟的危机和退隐/佛教/复出/梁济的自杀

  第三章北京大学的孔夫子和文化

  北大风气/五四事件/从菩萨到鸿儒/文化问题

  第四章中西文化(一)

  意欲和文化的形成/反对文化融合/科学和民主/西方化的结果/中国文化:《易经》和直觉/孔子的直觉主义和柏格森的生命主义/中国文化实现自身的失败/中国的早熟/人类即将中国化/中国的文化困境和梁漱溟的结论/一个矛盾的解答

  第五章《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社会反应

  胡适的看法/其他的批评/矛盾及其批评家

  第六章梁漱溟的上下求索,1922—1926

  一个政治改革的计划—“我们的政治主张”/讲学/社会主义/批评与教育改革/梁漱溟遇到两名同事/梁漱溟离京赴鲁(1924—1925)/梁漱溟再度隐退(1925—1926)

  第七章广东与河南:乡村重建的开端,1927—1931

  共产党人和梁漱溟的“顿悟”/广东,1927—1928/陶行知和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梁漱溟回到北方/对现有乡村工作的评价/村治派/乡村建设理论的第一次系统阐述:1929年

  第八章中西文化(二)

  对西方社会的探讨/中国:宗教的灭亡/人类文化和“理性”/中国和人类的未来

  第九章乡村重建:儒家的现代化

  对乡村建设的历史的和实践的辩护/士和农民/团体组织形式和政治/乡约/儒家和毛泽东的思想

  第十章“南京十年”时期之乡村建设:一个政治和社会的分析

  1927年/农村的地方精英/国民党对乡村建设的矛盾心理

  第十一章山东的乡村建设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乡学村学是人民的衙门:邹平方案的精髓/合作社/自卫力量/

  旨在改进道德的地方团体/农业技术/公共卫生/菏泽及“菏泽方式”/乡村建设在山东

  的推广/当时对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批评/对乡村建设的批评:理论和实践

  第十二章抗战时期和战后:政治和论战

  民主的第三力量的前奏:1937—1939/访问延安,与毛泽东会谈/为社会改造和民族解放而工作/敌后1939:致山东沉痛的告别辞/第三力量的崛起/桂林,1942—1944/重返政坛:和平谈判和内战

  第十三章回到北京

  回到政治生活,1950—1955/与毛泽东的冲突和1955—1956年的批判运动/晚年,1975—1977

  第十四章1986年跋

  采访/梁漱溟的暮年

  参考书目

3.png

艾恺(Guy Salvatore Alitto)

  简介

  艾恺(Guy Salvatore Alitto),北京语言大学梧桐汉学学者讲席教授,世界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亚洲现代化问题专家,是当代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现为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亚洲与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和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哈佛大学博士毕业,师从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与史华兹。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与芝加哥大学。曾任美国《亚洲研究季刊》编委。主要著作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1986)(获得美国历史协会的费正清最佳著作奖)、《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1991)、《南京十年的乡村建设》等。1980年,艾恺来到北京拜访梁漱溟,后来以二人的谈话记录为基础发表了《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一书。艾恺于2015年荣获“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责任编辑:吴文志